2010年4月26日 星期一

傳統布袋戲講義

傳統布袋戲講義 黃僑偉整理

壹、 傳統戲偶分類:傀儡戲、皮影戲、布袋戲
(一) 傀儡戲字型大小
傀儡戲可能形成於漢朝;宋朝時就已有職業演員,大約是中國最早的戲種,由大陸傳來台灣後,其娛樂部份漸漸減少,儀式部份反成為傀儡戲依附的地方,這可能與其傀儡造形及移民性格有部份關聯。傀儡戲可分為懸絲、杖頭、鐵枝、水傀儡等,目前台灣地區僅見懸絲傀儡。而綜觀傀儡戲的演出場合,約可分為祭煞、敬神、娛樂三類。
(二) 皮影戲
皮影戲的起源也相當早,在宋朝時就有皮影戲演員組成類似聯誼會的組織,台灣可能在乾隆時期就已是廟會活動中的一部份,由於皮影戲依靠燈光造成的影子來演出,必需在暗處才能有演出效果,使得演出的時機受到限制,但皮影戲並此不因此而減少活動,為了敬神,在白天演出扮仙戲酬神也是廟口曾見的。
(三) 布袋戲(詳見以下資料)

貳、掌中戲的由來:梁炳麟 與 孫巧仁 的故事
聽說…….
在明朝末年時有兩位秀才(梁炳麟與孫巧仁)去京城參加考試,一天晚上在廟裡借住時卻夢見神仙來找他們,隔日醒來後又抽到一支籤文,寫著「三篇文章入朝廷,中得三頂甲文魁,功名威赫歸掌上,榮華富貴在眼前」。他們很高興地認為有了這支籤就表示一定能考得很好了,沒想到最後卻名落孫山。
在失望之餘,兩人只好回到家鄉以教書為生,有一天他們出門,看到有人在演魁儡戲(就是一種以線穿過木偶的頭部及四肢,以操縱其動作的木偶戲)。這種方式引發他們以手掌來操弄木偶的靈感,於是用木頭雕刻偶頭,再用布縫製衣裳,將木偶套在手掌上邊說邊演三國演義、西遊記等有名的歷史故事……沒想到這樣的演出方式竟在當時造成了轟動,那時他們也才領悟出籤文中「功名威赫歸掌上」的真正意思。
後來這種方式在經過不斷的改良並加入音樂配樂之後,便成了現在所謂的布袋戲了……

參、 傳統布袋戲前場簡介
◎前言
布袋戲的戲偶造型很有藝術美,無論在偶頭刻工、彩繪臉譜、服飾、配件,都非常講究,非常細緻精巧。

一、 戲台:以木雕刻成再貼上金箔而成,分成上下兩段,上面叫頂蓬,下面叫下蓬,另外還有四支龍柱,在下蓬外面要圍上繡有字號的圍裙,舞台面上還要架上兩塊加官屏,變成三個小門,三個小門要圍上小門簾,中間寫團名,右邊寫出將,左邊為入相,下蓬內部底座鋪上白布,作放置木偶之用。因為遠看像一座廟宇樓閣,所以又稱彩樓。

二、 服裝:布袋戲的各種人物,主要是透過服裝及帽子來表現具中人物的身份,有時也暗示人物的性格及貴賤。戲偶是仿照真人縮小形狀,服飾及帽子則依漢、明兩朝服裝的款式為基礎,再搭配唐宋元明四朝的服裝而做成的。
如代表至高無上的帝王就穿黃色的「龍袍」;英勇威武的武將則穿「戰甲」,另外也有許多代表一般老百姓及貴族等不同的樣式。
三、 頭盔:一般又稱為「頭戴」,頭盔的種類也代表著劇中人物的性格,分為軟巾和硬盔兩種。軟巾有刺繡及單一顏色兩種;硬盔則以紙板先固定形狀,在用粉線加添圖案後,將金箔貼尚在搭配絨球珠子製成。
四、 道具:布袋戲所用的道具,通常是因劇情需要什麼道具就必須補上,所以種類繁多,有桌椅、五彩布、兵器、日常用品、動物木偶….等,依比例縮小而成。如桌椅用途最廣,一張桌子可當書桌、公案等,又可代表一切高出平地的山丘、山洞、古井;桌椅共用也可當橋樑、樓台等。
椅子除了可作為休息用的凳子,還可代表門、牆、機關、船,加上輪子還可以當車來用。
五彩布以黃、紅、綠、白、黑五種顏色組成。黃色代表金光為神仙所用;紅色代表火焰;綠白兩色主要可用於水;當黑彩布出現時,則代表毒氣及不祥、不好的東西。若五種合用則稱為五彩雲。
日常用品有文房四寶(筆、墨、紙、硯)、茶杯、燭台、拂塵、馬鞭等。
另外還有一種專門用來輔助木偶演出的道具—直通(男木偶專用)、彎通(女木偶),有了它們,能讓木偶表現出一些更細緻的動作。
*兵器---布袋戲裡的兵器,是按照真實武器的樣式而製成,它是由梧桐木或樟木雕刻而成,刀柄則用竹子或銅條製成。在所有的兵器中,作戰常用的有弓、刀、槍、劍、戟、鞭、鎚、釜等多種兵器,只要是劇情需要用的兵器都要具備。



五、 角色:
生--一齣戲的主角, 若這個主角處理不夠份量,情節必成敗筆,由於劇情由它生,故稱『生角』,是戲中主要的男性角色,依年齡及性格的不同而有區別。如十歲以 下的「花童」,中年的「文生」、「武生」,鬍鬚全白的「春公」、老而走不動的「白闊」……等。
旦--出場的女角,除了老旦外,大多用小嗓發音,是所有女性的角色,依年齡、遭遇和個性劃分,與生類相仿,但刻製上無文武之分,只有在齊眉旦的珠花綴飾上區分文武,並以髮型來分辨人物身份, 一如人間的眾生相,各式各樣的女人都有,如「女童」「齊眉旦」「梅芳旦」「圓眉旦」「開面旦」「白髮旦」「嫺旦」「毒旦」「卻老旦」「花面旦」等幾類角色。

淨--心術不正,行為濁劣,反稱其名。花臉扮相,性格上有某些偏執及粗豪血性方剛者或陰險的人物。如「黑花」-孔武有力,行事端正的 武將。「紅花」-赤膽忠心、勇敢正直的人。「青花」-奸逆邪惡的人。「白奸仔」 -圓眼奸臣。「文奸仔」-細眼奸臣等幾類角色,淨角的出現.觀眾眼裡多是憎恨.唾罵扮演上它必須顯露出無比的兇狠.尖酸.惡暴.狂野令人抖恨.因此作工.唱詞語氣都應極盡一格。

末—角色中最年長的老人,行動比較緩慢,如「白闊」。

丑--是戲中的甘草人物,專間扮演滑稽調笑、插諢打科的角色。扮演丑角的人物很多,如扮演吏卒、僕人,舉止輕薄,常鬧笑話 ,以滑稽的方式演出,是劇中的潤滑劑。可以分成「小笑」「笑生」「三花笑」「紅鬚笑」「紅猴」等幾類角色:
專門扮演滑稽調笑,內容有『喜劇』、『諷笑劇』、『風流劇』
雜--
一、神道類
神仙、鬼怪、動物偶頭等,如三頭六臂、雷公、七爺、八爺、海龍王、孫悟空、豬八戒、沙僧、狐狸怪、狐狸母等等。
二、 專用類
指用於飾演特定之角色。關公.、包公.、濟公。
三、
獸—動物,如老虎、小鳥、獅子、怪獸等

六、前場操偶介紹
※實際操偶練習
布袋戲的操演屬掌中技藝,操演的師傅利用其五根手指頭,來模仿人的各種肢體動作。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習慣動作,操演技藝的高低要看操演師傅的才能與苦練,需要經常觀察及思考各種人物的動作,再用五指來模仿,甚至拿著木偶面對鏡子練習,天天勤練,才能把死板的木偶操練得栩栩如生。
(一) 基本手勢
(二) 跑步
(三) 翻觔斗
(四) 翻轉
B.後場介紹---三分前場、七分後場
(一) 簡介
傳統的布袋戲由於沒有屬於自己的音樂,多是順應當代傳統戲曲,再由中擷取所需要的音樂。而『三分前場、七分後場』,更是布袋戲界的名言,若沒有後場音樂的緊密配合,即使前場的演出再精彩,也會因而黯然失色。既然如此,那到底後場的音樂是擔任布袋戲中的何種角色呢?
1. 凝造氣氛—戲中人物的喜怒哀樂都可透過它傳達出來。
2. 分辨角色—生、旦、淨、末、丑、雜。
3. 分段作用—類似文章的標點作用。
4. 連接場次—有換幕的效果,讓氣氛不至於冷場。
5. 轉換空間—如演奏完一首曲牌或鑼鼓點,就代表劇中人物已由甲地到乙地。
6. 製造音效—如馬蹄聲、馬鳴聲、鳥叫聲……等。
二、 樂器介紹(文武場)
後場又可分為文武場---文場即絃、管樂器,可說是戲劇情緒的製造者;武場即打擊樂器,主要表現劇情的節奏感,由於布袋戲的戲偶不大,動作豐富卻又有限的特性,使武場佔著相當的重要性。
(一) 武場
1. 單皮鼓:以牛皮或豬皮包在木製喇叭口的那一面,形成一面空心的打擊樂器,為整個後場的指揮,鼓佬(就是打擊此樂器者)並以手勢、音量及速度指揮其他樂器的演奏來配合前場劇情的發展。
2. 手板: 亦稱為拍板,共有三片,其中兩片綁在一起,再以繩子與另一片編組起來,板子愈大音調愈低,主要功能為協助鼓佬控制節奏。
3. 扣仔:又稱梆子,是聲音像木魚的木製打擊樂器,其功能為搭配單皮鼓控制節奏,與手板功用相似,二者不會同時使用。
4. 扁鼓: 以牛皮包住木製圓框而製成,聲音相當低沈,主要是配合單皮鼓的指揮動作,由鼓佬兼任敲擊,無專屬的鼓箭(即鼓棒)。
5. 通鼓:以牛皮製成,造型比扁鼓瘦長,音階高於扁鼓而低於單皮鼓。主要用於爭戰場面,以提高激烈高昂的氣氛。
6. 小鑼:為銅製圓盤狀,中心稍微突起的打擊樂器,聲音清脆柔和,節奏繁複,打擊者常是最先敲出聲音、最需瞭解鼓佬的各種手勢的人,很自然地也成為鼓佬的候補人選。
7. 大鑼:形狀與小鑼相似而體型較大的銅製打擊樂器。若說小鑼為靈魂,大鑼則為後場的支柱,因後場的節奏幾以大鑼的聲音為主,因此大鑼變化較少,以沈穩為主。
8. 鈔:為銅製圓盤狀中間有明顯凸起的打擊樂器,一付鈔有兩面,通常在凸起的地方綁上紅巾以方便打擊。

(二) 武場---鑼鼓經
打擊樂除了手上功夫紮實外,尚必須背頌「鑼鼓經」才能在指揮的帶動下打出情感。例如:
住頭--大 台│匡 才台 │ 匡
(三) 文場
因掌中戲之音樂取材廣泛,所以有北管樂器—如椰胡;平劇樂器—如京胡;以及胡琴、三絃、月琴、揚琴、嗩吶、笛子…..等。

(四) 文場---工尺譜
工尺譜為一種文字記譜法,歷史已非常悠久。近年由於學校內並無教授工尺譜,以致一般人大都無法識譜,只有在傳統民間藝人之間還以工尺譜作為普遍的記譜方式。
因此,認識工尺譜,是瞭解民間音樂的第一步。
工尺譜:上 ×工 凡 六 五 乙 仩
簡 譜: 1 2 3 4 5 6 7 1 2 3

沒有留言: